第三百二十三章 驻扎-《国士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高起潜乃是司礼监内相,如今又做了京营的统帅出城迎敌。在出城之前,皇帝就颁下旨意,又赐下尚方宝剑,让所有进京的勤王军队都归他节制。也就是说,如今的高起潜代表的是天子的意志,对于京畿地区除北京城之外一切军务都有临机决断之权。[.超多好]

    如此一来,高起潜就成了孙元和王允成名义上的领导。

    高起潜在出城之前自然知道京营是什么德行,靠他们若是想同建奴打仗,死得不要太难看。不但京营,就算是关宁军、宣大军过来,也肯定不死辽东野人的随后。既然这样,咱就不去送死了。只要能保住京营,将来还朝,对皇帝和朝廷也算是有个交代。

    反正这几十年来,大明朝军队屡屡败在建奴手上,就连京城也被人家抢过几次,也不差这一回。

    好在也是他运气好,出京之后,消极避战了两月,现在总算是等到了建奴彻底吃饱,准备撤退的时候了。如果现在回京,鬼知道建奴会不会杀个回马枪,顺手将自己给干掉。如果那样,我这两个月在野外吃风喝露岂不是白辛苦一场?

    高起潜既然做出这样的决策,又有尚方宝剑在手,孙元也不废话,直接将嘴闭上了。

    这死太监和自己性相不和,如果说僵了,他一翻脸用尚方宝剑将我孙元砍了,我可没处申冤去。

    孙元虽然在滁州、泗州立下绝世功劳,可在朝中衮衮诸公眼中也不过是一个武夫。行军法杀一个武人,对他们来说可没有任何心理负担。要说地位高,现在的孙元可比不上毛文龙和贺人龙;至于功劳,也不过比贺人龙大一点点,也就同以一军之力牵制了整个建奴八旗的毛文龙相当

    。可这有如何,这两人一个不小心,还不是被人如杀狗一样砍了脑袋。

    君子避凶就吉,迟一些日子进京就迟一些好了,也不急。

    不过,老是驻扎在野地里也不是办法,秋老虎厉害,得小心军中起了瘟疫。

    于是,孙元就建议是不是将军队开进一座县城休整些日子,静候皇帝旨意?这里距离永清、固安、东安三座县城也就几十里路,不如选一处驻扎。

    高起潜这人本就是个损人不利己的性子,嫌人有恨人穷,对于孙元被就反感,立即下意识地反对,说敌情不明,鬼知道大军一动,会碰到什么。

    可京营众将在野外跑了两月,苦透了,都请高公公开恩,先将部队拉进城去为好。否则,再这么呆下去,大家先就遭不住了。

    大家都是纨绔和泼皮出身,在京城是享惯了福的人,一听到孙元的建议,都同声支持。

    高起潜无奈,又派出侦骑侦察了两日,发现附近已经再看不到一个建奴之后,这才冷着脸点了头。

    终于可以进城,终于可以有干燥的房间,有热水热食,三军上下一片欢腾。

    很快,大军就开进固安。

    固安地势还算不错,有一定的城防设施,正适合军队驻扎。在历时两月的战争中,整座县城的士绅百姓都已逃亡一空,城中看不到一个人影。

    如此,倒方便了众军。

    进城之后,三军各自忙着号房子,争地盘,混乱了一整天才消停下来。

    没有了建奴的威胁,所有人都放松下来,城中炊烟四起。京营的士兵都在谈论等到朝廷命令下来,一旦回京之后,得吃点什么玩点什么,也好弥补这两月的辛苦。而天雄军诸将和川军众人则在谈论等以后进了京城,受了天子检阅之后什么时候带兵去大同见卢象升。卢督师现在已经就任宣大总督,正是整训部队的时候,咱们去了正好谋个好官职。若是在京城呆的时间太长,只怕好位置都被别人给占了,所谓手快有,手慢无啊!

    可是,对于京畿地区所遭受的这场苦难,对于大明朝军队被建奴打得丝毫没有还手之力的窘迫,大家却都不当一回事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