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勋贵领军-《国士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不过,要设五军都督府,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最高军事机关,必须有一支可靠的能打仗的部队。说句实在话,刘孔诏和马鸾的军队实在是太烂了,根本就个个‘鸡’勒。如果以此为基础重建,最后只可能是一场笑话。

    而且,这事动的是各大军镇的蛋糕,必然受到各镇的强力反对,没有军队,朝廷根本就顶不住,说不好又将是一场大‘乱’。桂王和潞王还好好活着呢,军阀们要换马,只需直接带军过江就是,到时候谁抵挡得住。

    因此,想来想去,只能看看能不能从宁乡军那里挖点人马过来。

    卢酒德说,听闻孙元手下第一大将骑兵军统领汤问行是信国公府的子弟,汤于文的弟弟,看汤于文能不能过江一趟,把他给争取过来。

    骑兵乃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兵种,据说孙元的骑兵军有战马万匹,‘精’壮士卒五千。再加上五六千辅兵马弁,可谓是宁乡军‘精’华中的‘精’华。有此一万多铁骑在手,陛下号令天下,莫敢不从。

    最后,卢九德一揖到地,诚挚地说:“信国公,我大明,陛下就拜托你了。”

    说句实在话,汤于文觉得,皇帝此举可谓英明。

    其实,明朝自土木堡之后,军制就出了大问题。明朝开国初期,对于王族和勋贵一向存有戒备之心,不断削弱他们的职权。到最后,索‘性’将他们都养起来,不许参政。在朝廷看来,文官和武将就算想造反,因为没有任何影响力,也兴不起什么风‘浪’。却不想,自崇祯年以来,国家内忧外患不断,战火连天,流民遍地。最后的结果是,各大军镇势力膨胀,已成割据之势。

    事实证明,外人是靠不住的。

    朝廷所能信任的,还只有勋贵,毕竟他们才是自己人啊!

    汤于文心中所想的就是如何恢复先祖的荣光,重振信国公府。听到天子将如此大任托付给自己,‘激’动得浑身直颤,当下就应道:“请陛下放心,臣汤于文此去京畿,必然将骑兵军带回来,即便是粉身碎骨,也再所不惜。”

    说粉身碎骨也谈不上,在他看来,自己是兄长,汤问行不过是庶出,到时候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儿。

    汤问行敢不答应吗,还反了他?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